2025年4月15日晚上,计算机学院召开腾讯会议,围绕专业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进行研讨,院长黄传河、教学副院长、各系主任及教学秘书参会。
会议伊始,院长黄传河针对落实计算机专业“能力要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议题进行详细解读,着重强调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要求的提升。学生毕业时,需完成六个系统或其部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具体涵盖一个简易CPU(通过FPGA方式实验验证)、一个操作系统功能模块、一个编译系统功能模块、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模块、一个嵌入式系统以及一个应用软件系统。黄院长指出,这一要求七年前便已提出,如今需切实落地。同时,他要求软件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的主任参照此方式,明确各专业应完成的系统(模块)。
教学副院长裴浪提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完成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系统、编译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这六个模块。此外,她还就“计算机学院评估工作方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说明。

在各系主任发言环节,软件工程系主任张宏升提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完成应用软件系统。黄院长建议侧重云计算类系统,并明确软件工程专业除CPU相关系统外,其他系统均需完成。大数据系主任谢倩表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完成六个完整的行业数据分析与处理项目或系统开发,每个项目需涵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并通过实际业务场景验证,注重数据挖掘全链条能力及大数据技术栈与行业场景的结合。黄院长则建议开发项目应更明确且具备实际应用价值。人工智能系主任李珊枝提出,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完成机器学习系统、图像人工智能系统、语音智能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本地大模型搭建这五个系统,并对系统内容进行了详细解释。

黄院长对几位系主任的发言进行总结,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项目已确定,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三个专业需与计科专业对等,要求本周四将具体方案提交。
在“专业负责人说专业”议题中,黄院长指出青年教师说课水平有待提升,并宣布将亲自前往各系磨课现场进行指导。裴浪强调各系磨课需分组并认真落实,要求全体教师人人过关。
此外,黄院长还对下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安排,强调所有老师的排课需正常进行,每位老师必须通过磨课考核,检查材料需整改并规范,评估材料要按时完成整理并装盒。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计算机学院各专业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具体要求,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提升学院整体教学质量,为学院的专业评估和教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系建立教师成长跟踪手册,针对每位教师的专业特质制定阶梯培养方案,通过"听课观察-反馈-改进-再听课观察"的闭环机制,帮助青年教师突破教学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