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产业学院 合作与服务 正文

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情况

作者:时间:2025-07-17点击数:

计算机学院与中软国际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在产业学院合作协议中,校企双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需求,引入企业工程案例、实践教学资源,共同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及虚拟仿真课程9门,相关课程内容符合2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并根据导入课程资源对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更新修订。针对人工智能专业增加《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AIGC项目实践课程》,《机器视觉》构建学生对AI的基础了解;针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加入《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技术》,《Spark大数据技术》,《Hadoop大数据开发》构建学生对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了解。中软国际卓越研究院AIGC项目组在持续开发相关课程和实验,后续会部署更多的AIGC课程到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专业建设中。


序号

专业名称

培养方案课程名称

对应乙方课程及资源导入

课程简介

1

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导论

人工智能系列实验

这门课程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及应用领域。在AI大模型应用方面,可以重点关注课程中关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部分,了解它们如何为大模型提供支持。

2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

这门课程是深入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和原理的关键。对于AI大模型应用,你将需要掌握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如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以及它们如何应用于大模型。

3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大模型应用的核心。这门课程将涵盖神经网络的原理、结构和训练方法,以及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通过这门课程,你可以了解如何设计和训练大模型,以及如何处理大模型的复杂性和计算需求。

4

自然语言处理(NLP)

人工智能系列实验

NLP是AI大模型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这门课程将介绍NLP的基本技术和应用,包括文本处理、语义理解、机器翻译、AIGC项目实践课程等。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将大模型应用于NLP任务,并提升模型的性能。

5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系列实验、基于opencv的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AI大模型应用的另一重要领域。这门课程将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技术和应用,包括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图像生成等。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将大模型应用于计算机视觉任务,并提升模型的性能。

6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挖掘

交通数据整合分析系统(2023更新版)、外卖订单数据分析项目、云平台数据分析、大数据系列实验、大数据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建模与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和具体实现方法,初步掌握数据挖掘的算法。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实现简单的数据挖掘算法编程,了解实现数据挖掘的具体操作。

7

数据可视化技术

交通数据整合分析系统(2023更新版)、外卖订单数据分析项目、云平台数据分析

可视化的基础教程,主要介绍了数据可视化的理论知识与可视化库matplot1ib的核心用法, 并在每章穿插了相关知识点的实例,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数据可视化领域。

8

Spark大数据技术

外卖订单数据分析项目、云平台数据分析、大数据系列实验

学习基于Spark的内存计算技术。Spark 是立足于内存计算,是大数据系统领域的全栈式数据计算与分析平台,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中被广泛应用。本课程主要介绍Spark大数据处理框架、Spark RDD 编程、Spark SQL结构化数据处理、HBase分布式数据库、Spark Streaming流计算、Spark MLlib机器学习和 数据可视化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 Spark 大数据处理技术框架的运行机制、针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技巧和分析方法,提高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9

Hadoop大数据开发

交通数据整合分析系统(2023更新版)、外卖订单数据分析项目、云平台数据分析、大数据系列实验

介绍Hadoop及其生态体系中常用大数据开源项目的安装和使用。主要包括Hadoop基础知识、Hadoop集群部署、HDFS、MapReduce、YARN、Hive、ZooKeeper、Flume、Azkaban和Sqoop,并在最后完整开发了一个网站流量日志分析系统,帮助大家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


学院以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把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校企导师共同设计创新训练课题,以校内实训环节指导学生完成开题过程。

序号

专业方向

实训课程

课程简介

1

人工智能

AI大模型原理与实践

这门课程将深入剖析AI大模型的原理、架构和训练方法。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和构建大规模神经网络,包括模型的选择、超参数调整、优化器选择等。同时,课程还将介绍大模型的训练技巧、分布式训练以及如何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包括使用大模型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音识别等任务。

2

AI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这门课程将重点探讨AI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预训练的大模型(如BERT、GPT等)进行文本分类、情感分析、问答系统、机器翻译等NLP任务。课程还将介绍如何对大模型进行微调以适应特定的NLP任务,并探索如何在大模型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3

AI大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这门课程将专注于AI大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大规模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任务。课程还将探讨如何使用大模型进行图像生成、图像翻译、视频分析等高级任务。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并了解如何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模型的训练和评估。

4

AI大模型的优化与部署

这门课程将介绍如何优化和部署AI大模型。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大模型进行性能优化,包括模型压缩、剪枝、量化等技术,以减少模型的计算量和存储需求。同时,课程还将介绍如何将大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中,包括模型的集成、推理加速、实时推理等技术。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将大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场景中。

6

大数据技术

数据仓库技术应用

采用模块化的编写思路,内容包括Hive概述、环境准备、Hadoop搭建和配置、安装Hive的基础操作、HiveQL的数据定义、HiveQL语句、Hive综合应用7个单元和25个教学任务。每个单元通过学习目标引出单元的教学核心内容,明确教学任务。每个任务的编写分为任务目标、知识学习、任务实施、同步训练4个环节

7

基于Flink的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

主要介绍实时大数据计算领域的相关技巧和经验,包括Flink、Spark和Storm等流处理框架技术。全书从搭建开发环境开始,逐步实现流处理,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学习如何利用Rabbit MQ、Kafka和NiFi以及Storm、Spark、Flink和Beam等组件协同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8

大数据平台技术

内容包括大数据技术概述、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大数据框架的安装和配置;大数据管理篇包括HDFS、Hadoop分布式计算模型、分布式协调服务ZooKeeper、Hadoop的集群资源管理系统YARN;大数据分析篇包括数据库MySQL和数据仓库Hive、NoSQL数据库HBase、基于内存的分布式计算框架Spark;大数据应用篇包括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综合案例

基于人工智能方向,通过AI大模型原理与实践、AI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AI大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AI大模型的优化与部署课程使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应用所学知识,将大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基于大数据方向,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应用、基于Flink的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大数据平台技术课程使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应用所学知识,将大数据应用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学生开发的实训项目将可在学校新建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设备上进行适配和测试,从而检验学习的成果。

2024年10月,中软国际副总经理为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进行了材料的评审。对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内容进行了评审,给出了中肯的修订意见。

武汉晴川学院专家评审表

 

论证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

专家姓名

陈颖

学科/专业

人工智能

职称/职务

中级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武汉中软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评审内容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

 

 

 

 

专家评审意见:

1.本专业定位于植根武汉,面向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小型企业,服务于区域经济人才培养方案凸显了人工智能技术,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应用和神经网络,契合市场需求。

2.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符合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课程模块划分和知识体系结构合理方向特色明显

3.本专业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构建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企业实战训练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推行了项目化教学,形成学用创相融的实践载体分别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和校企联合的教学方法模式,创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

4.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建立了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一体化设计的教学改革基本思想专业教学进程安排合理,周学时安排均衡,考核方法科学,符合教学规律。

评审总结: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实践教学体系层次清晰表述规范确切符合人工智能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同意通过论证。

建议

人培建议:

必修课:Python程序设计(第2学期)--》人工智能(第3学期)--》计算机视觉(第4学期)+ 自然语言处理(第4学期)--》深度学习(第5学期)--》机器学习(第6学期)

修订意见如:

1、把《语音信息处理》换成《深度学习》课程(2.5学分),放在第5学期,主要是讲述神经网络等技术,为后续机器学习课程做铺垫。

2、把所有选修课替换成AI大模型方向,主要目标是基于AI大模型的场景化应用。

AI大模型原理与实践(第4学期)【3学分】--AI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第5学期)【3学分】+AI大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第5学期)【3学分】--AI大模型的优化与部署(第6学期)【2学分】

3、在专业实践上,把《智能语音处理综合实践》换成《深度学习综合实战》,从第6学期换成第5学期。

 

教学大纲建议:

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目标明确,主次分明,基本涵盖了所用到所有知识点。

新增AI大模型课程方向课程描述:

1.AI大模型原理与实践》:这门课程将深入剖析AI大模型的原理、架构和训练方法。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和构建大规模神经网络,包括模型的选择、超参数调整、优化器选择等。同时,课程还将介绍大模型的训练技巧、分布式训练以及如何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包括使用大模型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音识别等任务。

2.AI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这门课程将重点探讨AI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预训练的大模型(如BERTGPT等)进行文本分类、情感分析、问答系统、机器翻译等NLP任务。课程还将介绍如何对大模型进行微调以适应特定的NLP任务,并探索如何在大模型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3.AI大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这门课程将专注于AI大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大规模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任务。课程还将探讨如何使用大模型进行图像生成、图像翻译、视频分析等高级任务。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并了解如何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模型的训练和评估。

4.AI大模型的优化与部署》:这门课程将介绍如何优化和部署AI大模型。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大模型进行性能优化,包括模型压缩、剪枝、量化等技术,以减少模型的计算量和存储需求。同时,课程还将介绍如何将大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中,包括模型的集成、推理加速、实时推理等技术。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将大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场景中。

这些课程将提供对AI大模型应用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技巧和方法。通过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AI大模型的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势。

专家签名:

 

2024 10 27

 

武汉晴川学院专家评审表

 


下一篇:产学研合作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